江西電力省內輔助服務市場3月1日正式運行,標志著江西電力資源開始實施市場化配置。
據悉,近年來,江西電網新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高,新能源引起的系統隨機性、波動性、復雜性、脆弱性與日俱增,大面積停電風險始終存在,電網調峰壓力及新能源消納問題日益凸顯,迫切需要通過市場手段優化資源配置、挖掘系統調峰能力,保障新能源全額消納,因此構建更加靈活、高效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迫在眉睫。
根據華中能源監管局與江西省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江西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要求,國網江西省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自今年1月21日起組織統調電廠開展省內輔助服務試運行。根據《規則》,江西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設置了深度調峰、啟停調峰兩個交易品種,采用“按需調用、邊際出清、日清月結”的交易機制。現階段參與市場的主體為進入商業運行的省內統調火、水(不含抽蓄)、風、光(不含光伏扶貧和領跑者項目)、熱電聯產發電企業和以“點對網”方式向江西送電的三峽、葛洲壩兩個省外發電企業。
數據顯示,江西電力省內輔助服務市場試運行一個月以來,累計通過市場化手段調動調峰資源消納新能源約1.6億千瓦時,交易產生補償費用約3661萬元。市場激勵效果明顯,火電盈利模式得到擴展,促進了火電行業健康發展,形成了發電企業、新能源企業、儲能企業多方共贏,緩解了電網調峰壓力,有效促進了新能源消納。試運行期間,省內輔助服務技術支持系統各項功能運行良好,市場主體培育成熟,具備轉正式運行條件。
文章來源:國際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