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冉涌 張超報道 2020年12月31日,山西電力現貨市場順利完成第6次連續結算試運行,市場運行平穩,基本達到優化資源配置和釋放改革紅利的雙重效果。 電力市場化改革以來,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作為負責任的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并切實發揮好應有作用。2017年,在山西被確定為國家8個電力現貨市場試點建設省份之一后,山西電力先后制定出臺包括《山西省電力市場建設方案》在內的14個配套文件,為初步建立山西電力現貨市場搭建起重要的基礎性框架體系。
2019年9月1日,山西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在國網系統率先進入結算試運行階段,山西電力取單日、單周、半月、整月、兩月的方式,逐漸延長試運行周期,努力驗證了山西電力現貨市場的規則體系。 從6次試運行結果來看,雖然先后經歷了檢修密集期、極寒供熱期、風電大發期、迎峰度夏期和迎峰度冬期,但山西電力現貨市場總體保持了電網安全、市場平穩、利益公允,較好地聚焦了“市場化、透明度、高效率”3個關鍵點,充分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以及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特別是在統籌兼顧各方利益訴求、實事求是設計市場體系、協同優化業務運營管理、清晰劃分市場運營費用、有效控制不平衡資金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數據顯示,試運行期間,參與現貨市場的全省370個發電主體、42個大用戶及165家售電公司代理的6001個零售用戶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受益。其中,低成本機組增發電量7.27億千瓦時,電能量結算均價呈現逐次下降態勢。高成本機組雖然減少發電量4.55億千瓦時,但通過轉出高價合同、買入低價現貨電量,賺取中長期與現貨價差增加收益月均0.76億元。發電側降價紅利足額傳導至用戶側,降低了用戶的用電成本。
2020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選派現貨專班專家組,對山西現貨市場長周期結算試運行調研評估。專家組認為,山西結合本地特點進行了創新設計,實現了電力市場與電力運行緊密結合,推動了市場效率的逐步提高,初步建立了可長周期結算試運行的現貨市場,基本達到了改革試點目標。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