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東莞南區供電局在泛松山湖區域統籌興建的6個臺區分布式儲能工程順利通過驗收,它們是廣東電網“全國至好2021”智能電網領域第一批投產的項目。
今年,廣東經歷了一個異常高溫炎熱、雨水極度稀缺的7月。火辣的夏季,電網也經歷著持續高負荷的嚴峻考驗,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在做好主網風險管控的同時,著力配網臺區建設與升級,保障東莞電網安然迎峰度夏,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提供了堅實的用電支撐。
中心城區:
54項迎峰度夏電網項目建成投產
東莞火煉樹村終于告別停電之苦了。5月15日,東城區火煉樹金錫路2號公用臺變順利通電,新增變壓器容量為500千伏安。
“因臺區重載,火煉樹村曾多次出現跳閘。2019年年中,我們對這一片區用電負荷進行分析,進行現場勘查,并將該片區臺區改造、故障點線路更換納入緊急項目。”東莞城區供電局工程建設部項目一部經理庾偉斌表示,施工在今年第一季度進行,眾人克服困難,按時完成了建設任務。
新變壓器的投用,解決了原公用臺變變壓器重載問題,滿足了毗鄰地標建筑農商大廈的火煉樹村500多戶村民及商業的用電需求,有效解決該區“城中村”負荷不足,電壓不穩定的問題,片區供電能力提高了50%。
這是東莞城區供電局今年為解決迎峰度夏、加快臺區項目建設的舉措之一。據悉,為有效滿足夏季用電高峰需求,該局實施有序供電,加快配網項目投產,合理分配電力負荷,早在年初,就對各地區用電負荷進行預測排查,根據臺區不同的情況,通過線路切改、小段卡脖線路改造等技術手段進行負荷調整,針對治理難度較大的臺區納入緊急項目進行改造,為城鄉居民和工農業生產用電提供可靠保障。
截至目前,已有54項迎峰度夏電網項目建成投產,新建臺區21個,改造重過載臺區33個,新出低壓線達70公里。
松山湖片區:
6個臺區分布式儲能工程助力度夏
近日,由東莞南區供電局在泛松山湖區域統籌興建的6個臺區分布式儲能工程順利通過驗收,它們是廣東電網“全國至好2021”智能電網領域第一批投產的項目。
受華為、松山湖科學城等輻射帶動,近年來大朗、松山湖地區的用電量逐年攀升,部分配電臺區存在時段性重過載。在土地價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配電房建設用地成為制約電網升級的一個痛點。
“現在僅需利用原有電房土地,就可以通過建設儲能系統,解決臺區時段性重過載問題。”東莞南區供電局生產計劃部配網規劃組副組長黎偉文表示,在臺區建儲能系統的想法應運而生并很快被付諸實施。
黎偉文解釋,該儲能系統就像一塊“能量海綿”,可以在負荷低谷時段利用儲能變流器將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再通過逆變器將直流電變成交流電輸送給千家萬戶,實現電網負荷的削峰填谷。也就是說,該系統可實現高效快速地有功和無功控制,快速響應臺區系統擾動,調整頻率與電壓,補償負荷波動,提高區域電網運行穩定性,改善電能質量。該項目還具備占地面積小、投資少、建設工期短、方便技術升級等優勢。
儲能實施后,重載臺區的負載率全部轉至正常狀態,有效保障了區域正常生產、生活用電。
濱海灣片區:
多措并舉解決電網卡脖子難題
“厚街鎮發展快速,低壓搶修壓力大,曾經有過同一天發生28個臺區低壓分開關過載或故障跳閘的狀況。”東莞西區供電局厚街供電服務中心經理助理盧永新說,當地迫切需要新建臺區解決電網卡脖子問題。
他說,臺區工程需要土地,選址很困難,因為社區對臺區占地建設用地有意見。為此,中心成立了黨員項目攻堅團隊,激勵全員推薦臺區選址。此外,還發動網格經理與“社區經理”做好溝通科普解釋工作,成功解決臺區選址難題。
2019年底,中心共找到103個合適臺區位置,獲得東莞供電局批復72個,2020年8月25日前共投運53個臺區,解決了48個臺區重載、過載的問題。“隨著新的臺區投運,重過載引起的跳閘同比下降了40.38%,今年到目前為止投訴為零。”盧永新表示。
今年3月15日,在沙頭社區東街,東莞長安供電局通過修理項目新增一臺臨時變壓器以及增加一組出線,徹底解決了該臺區的過載問題,至今當地沒有出現因過載跳閘產生影響居民正常用電的問題,得到了當地居民的一致好評。
東莞長安供電局生產計劃部副經理鄧國洪說,針對2019年出現短時過載的55臺配變,3月份開始,該局提出在5月30日前通過基建擴容新建項目、增加臨時變壓器等措施徹底解決了重過載問題。同時每周監控今年新增的短時過載配變,及時采取措施,今年共新增了短時過載配變38臺,通過基建或臨時修理項目已經完全解決了過載問題。
據悉,2020年,東莞長安供電局共新增公共配變79臺,增加容量達到89815千伏安,在迎峰度夏期有效解決全部過載臺區治理,還實現了8月“0”臺過載配變的目標。
東南臨深片區:
完善配網建設為粵海產業園護電
東莞東區供電局所在供電區域為清溪鎮、樟木頭鎮、謝崗鎮,屬于東莞市東南臨深片區,今年最高負荷122.82萬千瓦,同比增長7.91%。以謝崗鎮為例,謝崗鎮7月最高負荷23.64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21.42%,其中粵海裝備制造產業園用點負荷增長最為突出。
為滿足粵海產業園及謝崗西部地區發展用電需求,東莞東區供電局提前做好中、低壓配電網規劃,完善配網結構。2019年9月,110千伏稔子園變電站投產,供電范圍主要為滿足粵海產業園區的用電。截至目前,已新出10千伏線路19回,其中專用線路1回,公用線路18回。
“謝崗鎮有3個臺區重載,納入緊急項目的2個臺區已經投產,其中位于大龍村的一個臺區在7月完工后,立即就有一家小型企業接入。”東莞東區供電局謝崗供電服務中心規劃及工程助理專責黃曉輝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5月份,東莞東區供電局就已經完成了供電區域內所有10千伏線路和配電變壓器的負荷、電壓測量以及負荷預測工作。對預測度夏期間可能過載的線路、配變和電壓過低的臺區,結合實際制定可行應對措施。為保障企業和居民安全合理用電,東區供電局還安排客戶經理走進社區和工廠,為用電客戶們講解夏季安全節約合法用電知識。
東莞東區供電局生產計劃部規劃組組長張劍峰介紹,因居民用電快速增長,加增了多項緊急項目進行線路和臺區建設。通過5個月的緊張施工,臺區最終全部順利投產。該3個批次項目比原計劃提前40天全部投產。
文章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