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電外送補強工程近日啟動,向京津冀等地區送電能力將增加380萬千瓦
日前,山西特高壓擴建及西電東送500千伏通道調整工程開工。該系列工程及在建的1000千伏蒙西-晉中特高壓交流工程投運后,山西電網將成為世界上首個以特高壓為主干網架的省級電網。
據了解,該系列工程是在建長治特高壓變電站配套電廠1000千伏送出工程基礎上晉電外送通道的再次擴建,涉及晉北、晉中兩座特高壓站主變擴建,以及呂梁-晉中、榆社-晉中等變電站互聯和山西明泰等電廠“點對網”7條500千伏送出工程新建。擴建主變容量600萬千伏安,新建線路822千米、鐵塔1217基,總投資41.4609億元。工程于2020年8月30日陸續開工,2022年6月30日全部竣工。
平衡網內電源電量提升晉電外送能力
截至目前,山西已建成投運包括1000千伏晉東南(長治)-南陽-荊門、蒙西-晉北-天津南、榆橫-晉中-濰坊特高壓交流,以及±800千伏晉北(雁門關)—江蘇(淮安)特高壓直流“三交一直”在內的9條外送通道、18回線路,外送能力3830萬千瓦,超過省調發電總裝機的1/3。
作為晉電下江南的大動脈,晉北-江蘇特高壓直流自2017年7月投運后的一段時期內,除網對網匯集450萬千瓦電力外,僅有神泉一期2×60萬千瓦機組明確為配套改接電源,其余3座、402萬千瓦配套電源在國家停緩建名單內,未能充分發揮該直流800萬千瓦的送電能力。同時,為提升晉北、晉中交流特高壓通道利用效率,山西500千伏西電東送通道擬調整為“點對網”通道,但涉及的4座、342萬千瓦“點對網”外送電源在國家停緩建名單內。為此,國網山西電力積極推動特高壓配套電源移出緩建名單,推動建設本次系列工程。
據了解,該系列工程建成后可將晉北、晉中特高壓站接入山西500千伏電網,同時,解開山西與京津冀電網之間的1000/500千伏電磁環網,優化山西電網與華北主網聯絡結構,提高電網運行可靠性;可通過晉北、晉中特高壓站匯集山西網內新增電力,增加蒙西-晉北-天津南、榆橫-晉中-濰坊兩條特高壓交流通道的送電容量,向京津冀等地區增加送電能力380萬千瓦;將山西與京津冀之間4個“網對網”東送通道調整為“點對網”通道,整體平衡網內電源電量,解決區域電能輸送問題,可實現產業帶動能力約128億元。
北聯蒙西電網補強華北特高壓網架
目前,正在建設的蒙西-晉中特高壓交流工程途經內蒙古、山西兩省(區),新建1000千伏雙回線路2×304千米,在蒙西、晉中特高壓站各擴建2個1000千伏出線間隔。該工程計劃年內投運,屆時,將進一步加強蒙西-晉北-天津南、榆橫-晉中-濰坊兩條特高壓交流通道之間的聯系,與已投運的錫盟-濟南、雄安(北京西)-石家莊、山東-河北環網等特高壓交流工程一起,共同構建形成華北“兩橫三縱”特高壓交流主網架。
據介紹,該工程將有利于提高蒙西、山西、陜北等能源基地送電的可靠性,促進內蒙古、山西等地風電開發和消納,提升華北電網運行的靈活性,提高電網抵御系統嚴重故障的能力,提升京津冀魯等華北受端地區接納外電的能力。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董事長劉宏新曾建議將晉中-晉東南特高壓交流工程納入國家規劃,深度融入京津冀地區和華北、全國特高壓大電網,實現山西能源資源在全國范圍優化配置。該建議一旦落地,將進一步優化山西特高壓主網架。
南聯華中電網加強向華東送電
另據悉,目前華北-華中區域電網僅通過長治-南陽單回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相連,因與華中電網特高壓直流存在耦合關系,導致已投運的哈密南-鄭州、酒泉-湖南2回特高壓直流最大運行功率限額540-550萬千瓦,不到設計功率70%,華中區域受電能力受限。對此,劉宏新建議,規劃建設長治-南陽第二回特高壓交流工程,滿足山西長治地區在建漳澤、趙莊、高河電廠合計裝機464萬千瓦送電華中的需求,提升山西向華中區域的送電能力。
國網此前公布的《南陽-荊門-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送審稿)顯示,規劃新建南陽-荊門輸電線路為單回架設,新建荊門-長沙輸電線路為雙回架設。該方案一旦落地,晉東南-南陽-荊門-長沙特高壓交流將全面實現雙回路架設。同時,記者梳理發現,在建的蒙西-晉中特高壓交流、規劃的晉中-晉東南特高壓交流將和晉東南-南陽-荊門-長沙特高壓交流連接起來,形成縱貫我國南北的輸電大通道。
此外,“十四五”期間,華東電力需求仍將保持旺盛態勢,目前山西主要通過晉北-江蘇特高壓直流、陽城電廠500千伏通道向江蘇送電,尚無向浙江送電通道。對此,劉宏新建議,規劃建設山西-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有效緩解華東電力供需缺口,促進東部地區綠色發展。
文章來源:北極星輸配電網